此老三年别,何时万里回。 更无南去雁,犹见北枝梅。 会有哀笼鸟,宁须溺死灰。 圣朝无弃物,与子赋归哉。 |
这首诗《此老三年别,何时万里回。 更无南去雁,犹见北枝梅。 会有哀笼鸟,宁须溺死灰。 圣朝无弃物,与子赋归哉。》是一首表达离别与归乡之情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向往。 首联“此老三年别,何时万里回”,直接点明离别的时长和归乡的渴望。诗人用“此老”指代友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用“三年别”强调了离别的时长,突显了友人的思乡之情;而“何时万里回”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早日归乡的期盼。 颔联“更无南去雁,犹见北枝梅”,诗人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进一步表达思乡之情。这里,“更无南去雁”描绘了北方的寒冷景象,而“犹见北枝梅”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景象,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会有哀笼鸟,宁须溺死灰。”诗人运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表达归乡之情。这里,“会有哀笼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和关怀,而“宁须溺死灰”则暗示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担忧和担忧。诗人通过这个寓言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使读者对诗人的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尾联“圣朝无弃物,与子赋归哉。”诗人以劝诫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这里,“圣朝无弃物”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信任和期望,认为友人不会被朝廷抛弃;而“与子赋归哉”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能够归乡,与自己共同创作诗歌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向往。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