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鸾著色,疾蝇误拂。 不及羲之醉墨。 偶然入手送东阳,便看取、薰时清适。 清风去暑,闲题当日。 宰相纱笼谁识。 封丘门外定何人,这一点、瞒他不得。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乘鸾著色,疾蝇误拂”,这是对书法艺术的描绘。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书法比作乘鸾飞翔,色彩斑斓,又如疾飞的蝇虫误拂在纸上,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书法的魅力。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丽和神奇。 接着,“不及羲之醉墨”一句,作者用典故来赞美书法艺术的高妙。这里用到了王羲之的醉墨典故,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高度的赞美。 “偶然入手送东阳,便看取、薰时清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珍视和欣赏。作者说偶然得到一幅好字,便将它送给朋友东阳,看着它在薰风中摇曳,享受清闲的时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热爱和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书法的实用价值。 “清风去暑,闲题当日。宰相纱笼谁识”,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日清风中题字的场景。这里用到了“宰相纱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感慨和无奈。同时,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热爱和珍视,因为书法是超越政治的纯粹的艺术。 最后,“封丘门外定何人,这一点、瞒他不得”,作者以封丘门作为背景,表达了对书法的赞美和珍视。这里用到了“这一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书法的精髓和魅力。同时,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敬仰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书法的珍视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