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仰前辈,今世思古人。 岂得岁月久,所怀风俗淳。 昔我家闽中,龟山实其邻。 出门尚群盗,欲往志不伸。 相从朋旧间,得语尽可珍。 俯仰今几保,遗编半埃尘。 白头入幕府,始与夫子亲。 夫子龟山裔,麕{上鹿下加}见祥麟。 晚同柱后史,无心问平津。 典刑在眉睫,温然异群伦。 向来簿领中,挟书听谆谆。 岂不开我塞,异闻此其真。 亦或举樽酒,笔谈忘贱贫。 同僚各分散,世事日以新。 遥怜郑公乡,俎豆犹莘莘。 弹冠定不苟,家庭有书 |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前辈学者的敬仰和对淳朴风俗的向往。 首联“后生仰前辈,今世思古人。岂得岁月久,所怀风俗淳”,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和对淳朴风俗的向往。诗人在感叹时光流转,岁月无情,但心中的敬仰和对淳朴风俗的向往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颔联“昔我家闽中,龟山实其邻”,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与龟山前辈为邻,这为整首诗奠定了怀旧的基调。 颈联“出门尚群盗,欲往志不伸”,诗人描述了童年时期的艰难生活,出门还要防备盗贼,想要去拜师求学却有心无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 接下来的一联是对早年学友的回忆,描述了与朋友们一起学习、交流的珍贵时光。这些回忆为整首诗增添了温馨的情感。 颔联至颈联,诗人通过对早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和对学习的热爱。随后,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弹冠定不苟,家庭有书诗。”诗人表示自己将坚守原则,不苟且于世事,同时也会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让书香弥漫于家庭。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早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前辈学者的敬仰,表达了对淳朴风俗的向往和对知识的热爱。同时,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