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品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种超越语言和物质表达的“圣心”或“精华”,它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深入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之中。它强调了“本末惟一贯”的哲学理念,即万物皆源于一个根本之道,而这个根本之道又超越了任何特定的宗教或哲学体系。 首句“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表达了这种圣心深藏于天地之间,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它的精华却可以通过言语来传达。这暗示了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字的真理,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理解。 第二句“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强调了万物皆源于一个根本之道,这个根本之道不是任何一种特定的宗教或哲学体系,而是所有文化和思想的基础。这表达了一种普遍的真理,超越了各种不同的信仰和观点。 第三句“薄言采撷之,入品如含咀”描绘了采摘这种圣心的过程,就像品味美酒一样,需要慢慢地品尝和体验。这表达了对这种圣心的珍视和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圣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理解。 最后一句“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表达了在体验和理解这种圣心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真谛。这超越了任何具体的物质或概念,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这也暗示了这种圣心的重要性,它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深入到生命的本质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一种超越语言和物质的真理,它深入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理解。这首诗也强调了这种真理的重要性,它超越了各种不同的信仰和观点,是我们理解生命和世界的根本之道。
相关诗词
  • 1
    [宋]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 2
    [宋]
    采撷殊未厌,忽然已成阴。
    蝉鸣看不见,鹤立赴还深。
  • 3
    [宋]
    百级上层峦,呼镫同所欢。
    瓷杯真有道,行李似无官。
    妙语胜熊掌,疎才愧鹖冠。
    古人相见意,不作酒肴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