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书莫读》

书诗莫吟。
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
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
君瘦君老且勿论,傍人听之亦烦恼。
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
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的艰辛和吟诗的呕心沥血,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对诗人辛劳的同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读书和吟诗对身心的消耗。读书需要集中精力,久而久之,两眼就会变得干枯,像是能看见骨头一样。而吟诗则需要用心推敲每一个字,犹如呕心沥血。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创作的艰辛。 颔联“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读书和吟诗的辛劳。人们都说读书快乐,吟诗美好,但实际上,长时间的读书和吟诗使人像秋天的虫子一样瘦弱衰老。这里用“秋虫声”比喻吟诗的声音,也暗示了吟诗的苦涩。 颈联“君瘦君老且勿论,傍人听之亦烦恼”,从旁观者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吟诗之苦。不仅诗人自己会因为吟诗而瘦老,旁人听了也会感到烦恼。 尾联“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则提出了一种解脱之道。与其辛苦地读书吟诗,不如闭上眼睛坐在斋房里,下帘扫地,自焚香。听风听雨都很有趣味,健康时就行走,疲倦时就睡觉。这一联表现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创作需要灵感和生活的积累,而不是刻意为之。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读书和吟诗的辛劳,表达了作者对诗人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同时,通过尾联的对比,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向往。
相关诗词
  • 1
    [明]
    子有好学名,得之直从幼。
    矻矻忘其疲,每以夜为昼。
    谁令不自爱,坐与简编斗。
    旋致心腹间,有病见脉候。
    乡人尝谓子,文笔真似舅。
    舅也昔养疴,亦在掇科后。
    七日仪部官,在告月且又。
    服药未见功,具疏遂入奏。
    昨朝获愈音,颜面喜欲皱。
    西风作新寒,南去不可逗。
    相过一何疏,相别一何骤。
    子去固欣然,孰与箴老缪。
    惟子有书癖,舍书莫能救。
    譬如病酒人,戒饮貌愈瘦。
    何如稍饮之,病去渐复旧。
    子病偶类兹,简编实醇酎。

  • 2
    [宋]
    桤木惭桑低别壤,芋苗护稻远分行。
    上书莫道便他郡,学稼终宜老故乡。
  • 3
    [唐]
    征人去年戍辽水,夜得边书字盈纸。
    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答千里。
    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
    同心再解心不离,书字频看字愁灭。
    结成一夜和泪封,贮书只在怀袖中。
    莫如书字故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