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寓兴七首》

天地劳覆载,日月劳往还。
此尚不能息,何况在其间。
鸟兽饮食外,悠悠无食悭。
如何人异此,昼夜机相关。
顾我道何如,心足身长闲。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隐逸情怀的诗。首先,诗人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思考,描绘了天地和日月永远循环不息的场景,从而引发了对生命、人生意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接着,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是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地为生计忙碌,而鸟兽则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中悠然自得。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过上身心闲适的生活。 具体来说,这首诗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通过描绘天地、日月、鸟兽等自然景象,引出了对生命、人生意义的思考。这种描绘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力和思考深度。 2. 对比手法:诗人通过对比人与自然的不同之处,突出了人类生存的艰辛和疲惫。这种对比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3.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愿望和向往,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语言简练: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质朴,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人的用词准确、生动,使诗意更加鲜明、深刻。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富含哲理和隐逸情怀的佳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表达和语言简练等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值得一读再读,品味其中的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寓兴七首》是宋朝诗人魏野的诗作,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魏野生活在北宋初期,这是一个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了对时代的不满和忧虑。 2. 个人经历:魏野性格耿直,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因此选择隐居生活。这种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寓兴七首》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魏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唐]
    弱冠无所就,百忧钟一身。
    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
    风烟隔嵩丘,羸疾滞漳滨。
    昭代未通籍,丰年犹食贫。
    敢求庖有鱼,但虑甑生尘。
    俯首愧僮仆,蹇步羞亲宾。
    岂伊当途者,一一由中人。
    已矣勿复言,吾将问秋旻。
  • 2
    [唐]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
    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余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
    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
    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
    草色寒犹在,虫声晚渐多。
    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
    几许新开菊,闲从落叶和。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馀闲。
    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
    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
  • 3
    [唐]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
    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
    雀斗翻檐散,蝉惊出树飞。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秋色庭芜上,清朝见露华。
    疏篁抽晚笋,幽药吐寒芽。
    引水新渠净,登台小径斜。
    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禁掖朝回后,林园胜赏时。
    野人来辨药,庭鹤往看棋。
    晚日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