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飞鸿亭》

禅林跨山胁,飞构凿崚嶒。
千里寄双睫,百忧消一登。
斯游属公暇,晓日东南升。
霜野明练甲,云阴垂海鹏。
东州地阳暖,腊月川无冰。
大艑出洪口,突去如骞腾。
趺坐思方寂,桐鱼闻饭僧。
生台饱驯鸽,散上浮图层。
矫首发长啸,清风鼓尘膺。
寥寥紫虚路,鸿雁正凭凌。
仿像中散公,俯手朱丝绳。
粉绘久零落,爽灵呼不应。
顾余识尤寡,况复无才称。
行且置缨笏,庵栖宗大乘。
二子勿多诮,有心何不能。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壮丽的禅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向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禅林的山脉和建筑,展现了开阔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寂静神秘的寺院景象。其中,“千里寄双睫,百忧消一登。”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处,远眺四方,所有的忧虑都烟消云散的心境。 诗中还提到了僧人的生活,如“桐鱼闻饭僧”,“生台饱驯鸽”,生动描绘了僧人们的日常,显得宁静而富有生机。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矫首发长啸,清风鼓尘膺。”一句,展现了诗人不拘一格,豪放不羁的个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而“寥寥紫虚路,鸿雁正凭凌。”则又展现了诗人对高远天空的向往,对无尽宇宙的思考。 最后的“顾余识尤寡,况复无才称。”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他认为自己知识匮乏,无才之称。而“行且置缨笏,庵栖宗大乘。”则表达了诗人对大乘佛法的皈依,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以景寄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诗艺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相关诗词
  • 1
    [元]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2
    [南北朝]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 3
    [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