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陶酬刘柴桑》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以红薯为主题的诗,通过描绘红薯的生长环境和特性,表达了作者对其顽强生命力和磊落不羁的赞美。 首联“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描绘了红薯藤蔓蔓延生长的场景,红薯与紫芽相伴而生,藤蔓伸展到远处的墙边。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红薯的生命力。 颔联“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用幽兰和霜菊来比喻红薯,表现了红薯不争春艳,而在秋天霜降时仍能茂盛生长的特性。这一联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红薯的顽强生命力。 颈联“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描述了红薯在严冬时节从瓮盎中生长出来,磊落不羁,胜过农田里的其他作物。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描绘,展现了红薯不畏严寒的特性。 尾联“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用淇上白玉延来比喻红薯的美味,表达了对红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不思马少游”来表现作者对红薯的喜爱超过了对其他美食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红薯生长环境和特性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红薯顽强生命力和磊落不羁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诗词
  • 1
    [清]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 2
    [唐]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
    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 3
    [宋]
    浔阳江头秋月明,黄芦叶底秋风声。
    银龙行酒送归客,丈夫不为儿女情。
    隔船琵琶自愁思,何预江州司马事。
    为渠感激作歌行,一写六百六十字。
    白乐天,白乐天,平生多为达者语,到此胡为不释然。
    弗堪谪宦便归去,庐山政接柴桑路。
    不寻黄菊伴渊明,忍泣青衫对商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