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 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 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 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 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 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 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月照耀山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深思。开头两句“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直接点明了明月自身的光芒,强调了其无心自明的特点,展现了作者的哲思。接着“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描述了明月如镜,映照出山河的影子,生动描绘了自然之美。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这四句展示了作者宏观的视野,将大海、天空、九州和明月相互映照,形如蛇盘镜,形象生动。“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进一步强调了空和无质的特点,突显了明月的清澈和皎洁。 “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作者在此批判了世俗对明月的误解和传说,强调了自然的真实和美丽。“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此句表达了作者在鉴空阁中游览,感受缺月的凄冷之美。 “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这里的“黄子”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者友人,表达了在寒冷的夜晚,面对明月诗句愈加警醒。“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作者借用友人的泪水,洗涤笔锋,表达了写作的艰辛和对友情的珍视。 结尾“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意指谁说小丛林清幽绝美,堪比五岭之最。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