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本儒侠,笔势翻涛澜。 往来戎马间,边风裂儒冠。 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 一旦事远游,红尘隔岩滩。 平生羊炙口,并海搜咸酸。 一従荔枝饮,岂念苜蓿槃。 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 常恐青霞志,坐随白发阑。 渊明赋归去,谈笑便解官。 今我何为者,索身良独难。 凭君问清淮,秋水今几竿。 我舟何时发,霜露日已寒。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儒侠的形象,他既有才华又有胆识,笔势如波涛翻澜。他在戎马之间行走,边风撕裂了他的儒冠,但他并不畏惧,依然坚定地写诗,楯墨从未干涸。然而,一旦他远离家乡游历,红尘隔断了他与故乡的联系,他开始怀念过去的生活,甚至想念那些咸酸的食物。他曾经像江海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但市朝的喧嚣让他感到不安。他担心自己的青霞之志会随着白发的增长而消逝。 诗人通过陶渊明的例子,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陶渊明能够谈笑间解官归去,而诗人自己却无法摆脱尘世的束缚。他向朋友询问清淮的情况,想知道秋水已经涨到了几竿高。他焦虑地询问自己的船何时能够出发,因为霜露已经让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内心矛盾。他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却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焦虑,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