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花香里有丛筠。 照水绿梢新。 清洁出风尘。 似特与、幽人写真。 门无俗客,地多清兴,羽扇白纶巾。 甘作太平民。 故自谓、羲皇上人。 |
这首诗的主题是“清洁出风尘,似特与、幽人写真”,通过描绘藕花的香气和丛生的竹子,以及门无俗客、地多清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清洁、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藕花香里有丛筠”中,“藕花”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和纯净,“丛筠”则代表了竹子的茂盛和清雅。这两句诗将藕花与丛筠相结合,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也暗示了诗人所向往的生活环境。 “照水绿梢新。清洁出风尘”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清洁、自然的生活环境。绿叶映照在水面,清新自然,远离风尘喧嚣。这两句诗将自然环境的清新、洁净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门无俗客,地多清兴,羽扇白纶巾”三句诗则描绘了这种生活方式的细节,如门无俗客、地多清兴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清新的生活方式的热爱。此外,“羽扇”、“白纶巾”等词也暗示了诗人所向往的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甘作太平民。故自谓、羲皇上人”则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诗人愿意做一个平凡的人,过着清洁、自然、宁静的生活,这也正是“羲皇上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这两句诗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与自然、清洁、宁静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藕花的香气和丛生的竹子,以及门无俗客、地多清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清洁、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性的词语,如“藕花”、“丛筠”、“羽扇”等,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和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