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衡门》

小聚风烟外,衡门水竹间。
疏沟分北涧,翦木见南山。
人笑谋生拙,天教到死闲。
犹存拄杖子,遇兴即跻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作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小聚风烟外,衡门水竹间”,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小聚,周围是风烟缭绕的自然景色,门前则是水竹环绕的景象。这给人一种远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感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疏沟分北涧,翦木见南山”,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通过疏通沟渠、修剪树木等动作,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见南山”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欣赏。 “人笑谋生拙,天教到死闲”,作者自嘲自己的谋生方式,但同时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尽管生活艰难,但作者仍然积极面对,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犹存拄杖子,遇兴即跻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年老体衰,作者仍然拄着拐杖,遇到兴致就会去攀登。这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这首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诗词
  • 1
    [清]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
    立言人所志。
    见道羌孰能,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己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既霑或苦潦。
    踟蹰复望睛。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茅簷艰苦状,仿佛常共赓。

  • 2
    [唐]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 3
    [唐]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