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触宣明不洗尘,楞严会上悟心人。 潜鳞窟宅半篙水,枯木形骸一杓春。 涓滴量同法界性,发毛垢净虚空身。 南国应问聊弹指,用处绵绵谷有神。 |
这首诗是赞美禅宗修行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描绘禅修者的体验和感受,表达了禅修的神秘和深邃。 首先,诗中提到了“妙触宣明不洗尘”,这是对禅修者的一种赞美,他们能够超越尘世的困扰,保持内心的清明和纯净。这表达了禅修者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楞严会上悟心人”一句,暗示了禅修者在楞严会上领悟到了自己的心性,这是一种自我觉醒的过程,也是禅修的最高境界。 “潜鳞窟宅半篙水,枯木形骸一杓春”这两句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像鱼儿在深潭中游动,像枯木在春天中摇曳,表达了他们的内心平静和自在。 “涓滴量同法界性,发毛垢净虚空身”这两句则表达了禅修者的智慧和慈悲,他们能够理解世界的本质,无论众生是污垢还是洁净,他们都能平等对待。 最后,“南国应问聊弹指,用处绵绵谷有神”两句表达了禅修者的神韵和力量,他们就像南国的风一样,轻轻一弹指,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他们的存在是永恒的,他们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禅修的神秘和深邃,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智慧和慈悲。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也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