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几旬雨,四海低鹏翮。 昼不见日精,夜不见月魄。 洒尽天汉流,蒸烂女娲石。 涂潦将埋轮,牛马困负轭。 群虫无土蛰,百果就枝坼。 安能诛阴虬,坐使天地辟。 |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后天地万物所经历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自然规律的深深思考。 首句“秋空几旬雨,四海低鹏翮”描绘了秋雨连绵的景象,如同鹏鸟低垂的翅膀。这里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鸟的意象,表达了雨后天地间的变化。 “昼不见日精,夜不见月魄。洒尽天汉流,蒸烂女娲石。”这几句描绘了雨后的天气变化,白天看不见阳光,夜晚看不见月光。大雨如同天河倾泻,将女娲石都蒸烂了。这里通过描绘天气变化,表达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涂潦将埋轮,牛马困负轭。”雨水泛滥,将车轮都淹没,牛马都被困住,不得不负轭前行。这里表达了世事艰难,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努力前行。 “群虫无土蛰,百果就枝坼。”雨水淹没了土地,许多昆虫和果实都离开了土中,移到了树枝上。这里表达了自然规律的力量,也暗示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寻求更好的生存方式。 最后,“安能诛阴虬,坐使天地辟。”诗人借用了神话传说中诛杀阴虬的英雄力挽狂澜的典故,表达了对改变命运、改变世界的渴望。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希望改变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天地万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自然规律的深深思考,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渴望。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