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邹彦明》

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
桥横侍郎记,墓立舍人碑。
自古谁无死?
何人没後思?
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
作品赏析
这首诗《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的优美诗篇。它以一种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野外的渡口、荒凉的土地、历史遗迹,以及一条流淌着的水流。 首联“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描绘了渡口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荒凉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野外的渡口没有冰封,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而荒凉的土地上,草木也没有因为饥荒而枯萎,这暗示着这片土地的人们生活虽然艰苦,但依然坚强地生存下去。 颔联“桥横侍郎记,墓立舍人碑”则转向了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桥上刻着侍郎的记述,墓前立着舍人的碑刻。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也让人对这里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颈联“自古谁无死?何人没後思?”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的人们的怀念和敬意。这一联让人思考生与死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于逝去的人们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尾联“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以淙淙流水作为结尾,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现实之中。富川水淙淙流淌,仿佛在唱着挽歌,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和永恒。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为背景,通过描绘渡口、荒凉土地、历史遗迹、生命无常等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宋]
    诗书教子昔邹母,燕喜宁亲今鲁侯。
    石窌疏封时陆续,鱼轩迎养岁优游。
    精专十念湘山佛,仿佛三生阆苑俦。
    方拟乡舆扶上殿,不堪丹旐楚江头。
  • 2
    [宋]
    昨依绿水芙蓉幙,得傍华堂萱草阴。
    座识裳蒙眄异常,羹余分颍念恩深。
    巢庐正洒莱衣泪,传驿俄惊楚些音。
    二母生荣虽迥别,天寒陟屺一般心。
  • 3
    [明]
    金陵城北嘉善寺有奇石景最幽。
    重阳日,文衡山、许摄泉同游,文题诗竹上云云,后书“丁亥九月九日,徵明同子嘉、彦明同子穀来,休承即刻诗大竹上”。
    好事者取诗竹制笔筒,今尚在王母丘家。
    萧萧落木带江干,剪剪幽花过雨斑。
    岂意旅游逢九日,共来把酒看三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