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年四十七,已甫知命路。 岂意天不绝,生男始为父。 且免散琴书,敢望大门户。 万中尽如此,何用过忧惧。 |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终于迎来了生命的转机。诗中描述了诗人的心态和感受,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 首句“予年四十七,已甫知命路。”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四十七岁,刚刚过了四十岁的门槛,这在古代社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年龄节点,意味着一个人已经度过了人生的黄金时期,开始步入中老年。而“知命”一词,也表达了诗人的心态,他已经逐渐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不再怨天尤人。 “岂意天不绝,生男始为父。”诗人在此表达了他的意外之喜。他没有想到上天没有抛弃他,又生了一个儿子。这句话充满了对天命的感激和对新生命的期待。 “且免散琴书,敢望大门户。”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新期待。他不再担心生活的问题,如散尽的书籍和乐器,他也不再敢奢望大门户的生活,而是希望新生的儿子能够给他带来新的希望和动力。 “万中尽如此,何用过忧惧。”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生活,他认为即使在千百万人中,能够有这样的转机也是非常难得的,他不需要再忧虑和恐惧什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他经历了人生的坎坷,终于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他感激天命,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