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冬夜不寐写怀,用稼轩、同父倡和韵》

已矣何须说!
笑乐安、彦升儿子,寒天衣葛。
百结千丝穿已破,磨尽炎风腊雪。
看种种、是余之发。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挟,王门瑟。
黄皮裤褶军装别。
出萧关、边笳夜起,黄云四合。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
陇头水、助人愁绝。
此意尽豪哪易遂?
学龙吟、屈煞床头铁。
风正吼,烛花裂。
作品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饱经风霜、历经磨难的边关将士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已矣何须说!”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愤之情,意味着这一切已经过去了,说多了也没有用。接下来,作者通过描写将士的衣着和形象,展现了一个贫穷困苦、历经风霜的边关将士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和顽强。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这句话表达了将士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琵琶代表了他内心的哀伤和苦闷,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同时,“羞再挟,王门瑟。”也表现了他对于战争的厌恶和拒绝。 下阕进一步描写了边关的环境和将士的心情。“黄皮裤褶军装别。”这句话描写了将士的装扮和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出萧关、边笳夜起,黄云四合。”进一步描写了边关的荒凉和寂寥,表现了将士的孤独和无助。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对逝去战士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陇头水、助人愁绝。”进一步表现了将士内心的苦闷和忧愁。 最后,“此意尽豪哪易遂?学龙吟、屈煞床头铁。”这句话表达了将士内心的愤懑和不满,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和壮志。同时,“风正吼,烛花裂。”也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和艰辛。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刻画,展现了一个饱经风霜、历经磨难的边关将士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相关诗词
  • 1
    [宋]
    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
    拥七州都督,虽然陶侃,机明神鉴,未必能诗。
    常衮何如,羊公聊尔,千骑东方侯会稽。
    中原事,纵匈奴未灭,毕竟男儿。
    平生出处天知。
    算整顿干坤终有时。
    问湖南宾客,侵寻老矣,江西户口,流落何之。
    尽日楼台,四边屏幛,目断江山魂欲飞。
    长安道,奈世无刘表,王粲畴依。
  • 2
    [宋]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
    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
    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
    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
    离筵不用多悲唤红袖佳人分藕丝。
    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
    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
    公余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 3
    [宋]
    日薄风狞,万里空江,隐隐有声。
    旋千旗万棹,一时东指,青山断处,白浪成层。
    渐近渐高,可惊可喜,欻作雪峰楼外横。
    教人讶,是蛟斗龙争。
    属镂忠恨腾腾。
    要句践城台都荡平。
    奈岸身不动,潮头自落,又如飞剑,斫倒鼍城。
    若到夜深,更和月看,组练分明十万兵。
    尤奇特,有稼轩一曲,真野狐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