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在的情感和回归家乡的感慨。 首句“芦花未白蓼初红”,便抓住了秋季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描绘出了秋天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芦花和红蓼都是秋季的常见景物,在秋风中随风摇曳,别有一番韵味。 “绿水澄蓝是处通”则进一步描绘了水的状态,清澈的绿水在蓝天的映衬下流淌,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而“是处通”则表达了水流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状态,与前文的“芦花未白蓼初红”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秋景图。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表达了作者对景色不变的感慨,他认为虽然现在是秋天,但是景色依然和过去一样美丽,无需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感到悲伤。这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马嘶晓月思闲厩”和“帆挂秋光足便风”两句则描绘了作者对归乡途中的期待和感慨。马儿在晓月下嘶鸣,似乎在思念过去的马棚;而船帆在秋光中飘扬,似乎预示着顺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乡途中的期待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乡途中的低调和谦虚。他提醒路人说自己是穿着锦衣回来的老翁,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生活的谦逊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在的情感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世俗的淡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