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上尸上虫,虫老生翅翼。 目怒体甲硬,岂非怨飞激。 栉栉辫方来,横遮遍天黑。 戍妇闻我言,色变气咽逆。 良人近战死,尸骸委砂砾。 昨夜魂梦归,白骑晓无迹。 因知天中蝗,乃是尸上物。 仰面久迎视,低头泪双滴。 呼儿勿杀害,解系从所适。 蝗乎若有知,飞入妾心臆。 |
这首诗以战争的残酷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巨大破坏和对生命的无情剥夺。 首段描述了战争现场的惨状,士兵尸体上的虫子开始活动,老虫生出翅膀,士兵的身体变得僵硬,仿佛在怨恨着什么。这一段通过虫子的活动和士兵身体的反应,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接下来的几段则描绘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戍妇听到这些事情后,面色苍白,气喘吁吁,良人因战死而尸骸被抛弃在砂砾之中。昨夜的魂梦中,良人骑着白马归来,但今天却无迹可寻,暗示了良人的死亡。这一段通过戍妇的反应和魂梦的描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 最后一段,诗人呼吁人们不要杀害这些蝗虫,而是应该将它们解系并放生。蝗虫若有知,飞入妾的心中。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尊重,呼吁人们珍视和平,珍惜生命。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