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曾收药笼功,谁移野色近禅翁。 甘同木石抛闲地,耻附松萝上碧空。 旋长织枝宜雨绿,未删宿叶待霜红。 为衣或许湘人采,清彻崇兰两佩风。 |
这首诗的题目是《寸草曾收药笼功,谁移野色近禅翁。》,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闲适心境的诗。 首联“寸草曾收药笼功,谁移野色近禅翁。”诗人通过使用“寸草曾收药笼功”这一比喻,表达了对草药功效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禅翁(诗人自己)对自然的亲近和保护。而“谁移野色近禅翁”一句,则描绘了禅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喜爱。 颔联“甘同木石抛闲地,耻附松萝上碧空。”诗人以“木石”和“松萝”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攀附权势之人的鄙视。 颈联“旋长织枝宜雨绿,未删宿叶待霜红。”诗人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生长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其中,“织枝宜雨绿”描绘了新叶在雨中生长的景象,“未删宿叶待霜红”则描绘了老叶在霜降后变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岁月流转的感慨。 尾联“为衣或许湘人采,清彻崇兰两佩风。”诗人以“湘人”为喻,表达了自己愿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最后一句“清彻崇兰两佩风”则以崇兰香风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雅高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清雅的品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