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骑联翩至。 道台家、筹边方急,酒行姑止。 作么携将琴鹤去,不管州人堕泪。 富与贵、平生无味。 可但红尘难著脚,便山林、未有安身地。 搔白发,兀相对。 前身小范疑公是。 忆当年、天章阁上,建明尤伟。 庆历诸贤方得路,便不容他老子。 须著放、延州城里。 一句殷勤牢记取,在朝廷、最好图西事。 何必向,玉关外。 |
这首诗是作者对范仲淹前身在延州的作为有所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形势的忧虑。 首先,诗中描绘了边疆形势的紧张,驿骑络绎不绝,道台家正在筹边,酒行却暂且停止。这里用边疆紧张的形势来衬托出诗人的忧虑之情。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富贵荣华的淡然态度,认为红尘难着脚,即使在山林之中也未有安身之地。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然后,诗人以范仲淹的前身小范疑公为喻,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范仲淹在延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诗人回忆起当年天章阁上建明的事迹,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庆历诸贤的期待,认为他们应该得到出路,不容许其他的人阻挡他们。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有志于改革、有才干的人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诗人用一句殷勤牢记取来告诫朝廷,应该最好图西事,不要一味地向玉关外扩张。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期望和劝诫。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形势的忧虑和对改革的期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范仲淹等人的敬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