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 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善自为谋。 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 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昔到衡阳回去,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 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 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 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 |
这首诗《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善自为谋。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是一首对生活和时局的感慨诗。 首联“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与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远离繁华、偏远生活的无奈和感慨。“非但稻粱求”一句,既表达了生存的需求,也隐含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 “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战乱时局的无奈和忧虑。 “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前环境的平静和坚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和时局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坚韧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至于“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等句,则是对流离失所、四处奔波的生活的描绘,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最后,“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等句,则是对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感慨,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忧虑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时局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