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看泉听风图》

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作品赏析
这首诗《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是一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诗,它通过描绘流泉和风的声音,表达出一种宁静、和谐与自然之美的感受。 首句“俯首流泉仰听风”,诗人以一个俯身的姿势(“俯首”)来描绘流泉的流动,同时仰头倾听(“仰听”)风的声音。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交融,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流泉的流动和风的呼啸。 “泉声风韵合笙镛”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流泉和风的声音,将它们比作笙镛(古代的乐器)之音。这一比喻不仅使得声音更为美妙动听,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如何不把瑶琴写”一句,诗人似乎想要用瑶琴来描绘这些美妙的声音,但最终却选择了放弃。这一转折点出了诗的主题,即诗人虽然想要用语言来描绘这些声音,但却发现语言无法完全表达出它们的美丽。 最后一句“为是无人姓是钟”,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为何不用瑶琴来描绘这些声音呢?是因为没有能够完全捕捉到它们的钟姓之人吗?这里,“无人姓是钟”并非指真的无人能够理解这些声音,而是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完全理解自然之美的人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流泉和风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人在描绘过程中也表达了对能够完全理解自然之美的人的渴望,使得诗歌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相关诗词
  • 1
    [明]
    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积雪。
    玉气亘中天,龙湫无六月。
    于兹隐君子,结屋依翠微。
    读书日平树,看泉风满衣。
    谁谓野鹤姿,从心自饮啄。
    一落樊笼间,清梦绕岩壑。
    岂不念白石,好炼五色纹。
    献之补天手,归卧山中云。
  • 2
    [宋]
    群山如削水如渑,一洞清音气味凝。
    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稜。
    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 3
    [宋]
    从来此山中,不记几游历。
    每缘困杯酌,未暇赋篇什。
    屡恐为山羞,欲吟嗟思涩。
    今晨始杖屦,醒眼看泉石。
    草木呈幽姿,烟云舒秀色。
    扪萝扣栖真,束燎穿大涤。
    神工跨石梁,天巧镂岩壁。
    仙人不可逢,灵箬无从得。
    回观翠蛟舞,俯视云根屹。
    何如出山去,飞腾霈甘泽。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