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 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 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 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昨日观看讲经的场景,以及他内心的感受。 首句“昨日东林看讲时”,诗人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他昨日去东林观看讲经,这一幕仿佛被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都人象马蹋琉璃。”这句诗描绘了当时人群的盛况,他们像马踏琉璃一样涌向现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群的拥挤和热闹。琉璃在这里象征着晶莹剔透,也象征着人们对讲经的热切期待和好奇。 “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这两句诗描绘了讲经者的形象,他像雪山童子一样纯洁无暇,又像金粟如来一样智慧深邃。雪山童子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代表着纯洁和智慧;金粟如来则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代表着智慧和慈悲。这两句诗描绘了讲经者的神圣和智慧。 “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这两句诗描绘了讲经结束后的场景,诗人准备启程回家,三衣曾拂万年枝,表达了他对讲经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表达了诗人对休公的深深思念和离别后的悲伤之情。楚客逢秋心更悲,用秋天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悲伤之情,使情感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观看讲经的场景和他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讲经者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