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作品赏析
这首诗《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是一首对江西赣江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而富有生机的自然世界。 首联“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描绘了赣江的长度和流淌的曲折,以及江水流动的声音和江水的动态。其中,“赣石三百里”直接给出了赣江的长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沿洄千嶂间”则描绘了赣江的流淌环境,千嶂指代的是周围的山峦,给人以壮丽之感。“沸声常活活”和“洊势亦潺潺”则是对江水声音和流势的描绘,通过使用生动的词语如“活活”和“潺潺”,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江水的声音,感受到江水的动态。 颔联“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描绘了赣江的动态和江中的生物,以及两岸的动物。“跳沫鱼龙沸”描绘了江中的鱼龙跳跃翻腾,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置身其中。“垂藤猿狖攀”则描绘了猿猴依靠垂下的藤蔓攀爬,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颈联“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描述了乘船人在湍急的水流中辛苦航行,但诗人却忘记了一切的危险和困难。这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描述了诗人放任船只随水流而下的心情更加惬意,而登上船只则感到轻松自在。这两句诗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享受。 最后,“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两句诗以疑问和展望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前方旅程的未知的期待,又增加了诗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赣江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使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赣江的壮丽和生机。
相关诗词
  • 1
    [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 2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3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