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迳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林生活和思想的优美诗篇。 首先,诗的开头“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描绘了禅林的美景,如同一个世外桃源,而这里的生活者正是通达八解禅意的修行者。这里的“八解禅”指的是一种禅定功夫,而“三明”则是指宿世修行的三种智慧——智慧、光明、解脱。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这两句描绘了禅林的环境和修行者的心境。这里远离尘嚣,香气弥漫,环境清幽;修行者的内心平静如水,犹如水亭一般。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迳回。”这两句描绘了禅林的地势和环境,山石交错,幽静曲折的小路引人寻幽探胜。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这里的花草似乎有灵性,自然生长;修行者无需刻意栽种灵药。这进一步描绘了禅林的神秘和美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这两句描绘了禅林中的植物和流水,碧绿的网状植物与红树相映成趣,清泉流淌,绿苔点缀。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这里的鱼儿和鸟儿似乎也受到了禅林气氛的感染,聚集于此,聆听经文。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这两句表达了修行的真谛,抛弃了对物质的执着,自然会领悟真理;不言而喻的道理是必然存在的。 最后,“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表达了静心修行所得的不仅是诗歌中的描述,更是内心的觉悟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禅林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修行者生活的展现,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敬仰和对修行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心灵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