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芳树》

细萼慢逐风,暖香闲破鼻。
青帝固有心,时时漏天意。
去年高枝犹堕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吾所以见造化之权,变通之理,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覆无终已。
人生长短同一轨,若使威可以制,力可以止,则秦皇不肯敛手下沙丘,孟贲不合低头入蒿里。
伊人强猛犹如此,顾我劳生何足恃。
但愿我开素袍,倾绿蚁,陶陶兀兀大醉于清宵白昼间,任他上是天,下是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萼花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香气扑鼻,青帝(春天之神)有意地透露着天意。这些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变幻无常。 接下来,诗中通过对比高枝和低枝的花朵,表达了生命的起伏和无常。去年高枝的花朵尚且落地,而今年低枝的花朵已经憔悴。这种对比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变化无常。 然后,诗人通过阐述造化的权力和变通的理法,进一步深化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的主题。诗人认为,生命的长短、生死、富贵贫贱等都是造化赋予的,而造化又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这种观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权力和力量在生命中的影响。他指出,如果权力可以控制生死、富贵贫贱等,那么秦始皇就不会敛手放弃自己的生命,孟贲也不会低头面对死亡。这种观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权力、力量的思考,也揭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他希望自己能够开怀畅饮,陶醉于清宵白昼之间,不受生死、富贵贫贱等困扰。这种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豁达和超脱,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对比生命的起伏、阐述造化的权力和变通的理法、探讨权力和力量在生命中的影响以及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诗词
  • 1
    [唐]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
  • 2
    [唐]
    春潭足芳树,水清不如素。
    幽人爱华景,一一空山暮。
    月出潭气白,游鱼暗冲石。
    夜深春思多,酒醒山寂寂。
  • 3
    [元]
    春暖烟晴,杜鹃永日啼芳树。
    声声苦。
    劝人归去。
    不道归何处。
    我欲东归,归去无门路。
    君提举。
    有何凭据。
    空设闲言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