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记一切贤圣众,皆以无为有差别。 如来乃至阿罗汉,同入涅盘三昧海。 二乘设不见此理,是则波旬颠倒想。 稽首迦诺迦伐蹉,看花结印同无相。 |
这首诗是赞美佛陀和贤圣众生的,强调了无为有、涅槃三昧等佛教理念。 首先,“佛记一切贤圣众,皆以无为有差别”,这句诗表达了佛陀对所有圣贤众生的记述,他们都以无为有,即以无为为基础,追求真理和智慧。这体现了佛教的无为思想,即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始终的,从而摆脱烦恼和痛苦。 “如来乃至阿罗汉,同入涅盘三昧海”,这句诗描述了如来乃至阿罗汉等佛陀的境界,他们共同进入涅槃三昧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烦恼和痛苦的境界。这体现了佛教的涅槃思想,即追求解脱生死轮回,达到永恒的境界。 “二乘设不见此理,是则波旬颠倒想”,这句诗批评了二乘人的错误观念,他们看不到这些道理,因此被波旬(恶魔)的颠倒想法所迷惑。二乘人是指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修行者,他们只关注个人的解脱,而忽略了众生的痛苦和佛陀的教诲。 最后,“稽首迦诺迦伐蹉,看花结印同无相”,这句诗表达了对迦诺迦伐蹉的敬意,他是一位佛教修行者,以看花结印的方式修习无相法门。这体现了佛教的无相思想,即通过观察和修习,达到无我、无相、无住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佛陀和贤圣众生的智慧和境界,批评了二乘人的错误观念,强调了佛教的无为、涅槃、无相等理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