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 新声谁唤出罗帏。 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周郎去后赏音稀。 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
这首诗《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周郎”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周郎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首联“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新声谁唤出罗帏。”诗人通过描绘周郎的形象,展现出他儒雅、从容的风度,以及月夜下优美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新声谁唤出罗帏”一句,暗示了周郎的音乐才华和魅力。 颔联“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进一步描绘了周郎的音乐才华和艺术表现力。诗人通过“龙须将笛绕”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周郎吹奏的笛声流畅、悠扬,如同龙须环绕;而“雁字入筝飞”一句则通过比喻,将周郎弹奏的筝声比作大雁飞行的字形,形象生动,表现出周郎音乐技艺的高超。 颈联“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周郎去后赏音稀。”诗人表达了对周郎的怀念之情。在中年时期,周郎的音乐陶冶了诗人的情操,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然而,周郎离去后,能够欣赏他的音乐的人越来越少,使得诗人感到惋惜和孤独。 最后一句“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诗人通过想象自己为周郎举杯听音乐的场景,表达了对周郎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愿意留连在美好的回忆中,不愿面对现实的离别和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周郎形象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