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予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 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托山门,谁能效丘也。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禅诗,表达了作者对禅的深深理解和感悟。 首先,“谓予独迷方,逢子亦在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的探索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的欣喜。这是一种深深的共鸣,一种对共同追求的认同。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的敬仰和追求,他希望通过与松柏这样的坚毅、高洁之物的结交,寻找到禅的法门。这不仅是对禅的追求,也是对自我精神提升的渴望。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小溪潺潺,怪石嶙峋,这些自然元素都为作者提供了宁静的环境和思考的空间。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所处的环境的幽静和清幽,这也是他对禅的理解和追求。 “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已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的领悟和理解,他已摒弃了尘世的杂念,达到了内心的平静。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他认为四禅合真如,即通过禅修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真如。一切是虚假,则表达了他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淡然态度,这也是他对禅的领悟和修行的一部分。 最后,“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依止托山门,谁能效丘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的感激和依恋,他愿意接受甘露的滋润和惠风的洗礼,依靠山门,不再追求世间的名利。这种态度体现了他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对禅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禅的理解和追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自我内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对禅的深深热爱。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禅诗,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