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和之一何晚,今日仍成篇。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 稻梁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 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 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 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
这首诗以一只笼中雉鸡的口吻,表达了对人世间的种种不公、不义的深深哀叹。诗人通过雉鸡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如权势的腐败、亲情的淡漠、利益的争夺等,使读者在欣赏诗歌艺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首段中,诗人哂笑“雉媒什”的晚成篇,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接着诗人引申到鸟类中的“鸟有之”,进一步说明人亦复如是。这里诗人以鸟喻人,通过鸟类的遭遇来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随后,诗人以张陈、赵襄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和矛盾。张陈刎颈交因势不完而终至不欢而散,赵襄骨肉亲亦因利相残而遗臭万年。这些例子都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 接着,诗人以“笼中雉”自喻,表达了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和哀怨。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苦苦挣扎,但仍然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最后,诗人劝诫人们要像“养青鸾”、“结任安”一样,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一只雉鸡的口吻,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探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