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本往道家山,时访玄都太古坛。 阴惠已能追许令,治功不独过韦丹。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说,使君本来是要去往道家山的,不时也去探访那玄都太古坛。起句平实,使君访道家山,是一般叙事,但冠以“本”字,就带有一种谦逊色彩,说明使君并非专为此而来。这同应制诗往往虚张声势、凭臆生造有别,它显示了使君对玄都坛的重视和对道家山的珍爱。 颔联两句是说,惠及百姓已能追上许由、巢父,治绩不独自超过韦丹。这里运用了典故。“阴惠”句用“巢父”典故,是说使君施政使百姓归顺,惠爱成阴,大概已达到巢父追慕许由、巢父的高风亮节的目的了。“治功”句用“许令”典故,是说治理政事有功绩,超过了韦丹。韦丹是唐宪宗时人,历任刺史、观察使等职,颇有政绩。这里以“许令”借指韦丹,“治功不独”与“时访”相照应,说明使君在治理政事方面并非专走前人老路,而是有所创新。这两句诗赞扬了使君的政绩,也显示了使君本人的才干。 颈联两句是说,山花野草也成翠幄,山禽幽鸟亦歌于谷。上句写山花葱郁可爱,“翠幄”二字用词精妙。下句写山禽幽鸟将人世间烦嚣完全抛开,纯是一片自然生态。两句中绘形绘色,大肆渲染,给人以动人心目之感。 尾联两句是说,任凭春风吹过桃李花坛,而松柏青青翠竹成林。此句中“任东风”三字颇耐人寻味,它寄寓了使君信心十足、放眼未来的无穷豪迈气概。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以赞誉为主,兼施侧面。全诗以“时访玄都太古坛”这一中心从正侧两面加以渲染:首联写正面形象,颔联颂扬政绩,颈联展示环境之美,尾联收笔点明中心。其中“阴惠”、“治功”、“山花”、“山禽”等词句为诗人精心铸就,颇见功力。这首诗还以虚代实的手法增加诗意,如“玄都”“太古坛”“桃李花坛”“翠竹林”,虽属虚拟,却能引发人的丰富联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赞美某地方官吏的政绩卓著和革除弊政的政绩卓著和革新图治的精神。诗中用典贴切自然,笔调不失清雅。在表现手法上则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勾勒出地方官吏励精图治、造福一方百姓的形象。这是一首优秀的应制诗。 |